-
自然保护地是各级政府依法划定或确认,对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及其所承载的自然资源、生态功能和文化价值,实施长期保护的陆域和海域。2019-08-01 15:09
-
保护地役权是基于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等公益目的,由政府、公益组织(保护地役权人)等主体与土地权利人(供役地人)签订协议,取得保护地役权,永久性地限制土地上的一些权利,2019-07-31 18:05
-
我局和自然资源部将会同司法部等有关部门起草制定起草《国家公园法》(草案)等国家公园相关法律法规。考虑到社会公益组织在国家公园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我局将在有关法律法规的条款和内容上,加入公益组织参与国家公园工作表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2019-07-31 17:59
-
由各类社会主体发起建立的社会公益型自然保护地是一种新的自然保护地保护模式,成为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有益补充,在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推动生态保护与修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07-31 17:55
-
沈国军认为,商会组织已成为经济发展晴雨表,激发其活力,是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他建议支持商会组织承接更多公共职能,并加强对外经济交往合作,同时加强相关法制建设。2019-07-31 17:51
-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是加强生态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逐步建立,在促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有效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9-07-31 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