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平武县老河沟公益保护地
保护地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保护地面积为110平方公里
平武县是著名的大熊猫之乡,老河沟是我国第一例由民间公益机构推动成立并实施管理的自然保护区。
老河沟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老河沟”)是中国第一个社会公益型保护区,保护区面积110平方公里。老河沟过去是一个国有林场。1998年,国家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叫停了区内所有的采伐经营活动,国有林场面临保护和发展。
2011年9月,多位热心公益事业的企业家等社会力量共同发起成立四川西部自然保护基金会(现更名为四川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持续为保护区提供资金支持,并于2012年由基金会与平武县政府签订了50年委托管理协议,获得老河沟的保护管理权,2013年,老河沟获批成立县级保护区。2014年,成立老河沟自然保护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吸收当地林产公司职工,作为在地管理机构,推动实现保护地的本地化长期管理。
老河沟自然保护区坚持科学保护与社区发展并重,探索了一条可持续运营之路。
科学保护方面:
老河沟成立之初,中心就联合多个科研院所、高校的各个动植物门类的研究专家,对老河沟内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了详实的本底调查,形成动植物多样性调查报告,并筛选出8个主要保护对象(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山地溪流生态系统、常绿及次生阔叶林、森林有蹄类、亚洲金猫等大中型食肉类、川金丝猴、高山灌丛及草甸),分析了保护对象的主要威胁因素(偷猎下套等、捕鱼等),以此为依据合理安排资源保护及科研监测工作。
老河沟自然保护中心进行内部管理调整:理清了保护中心、保护站、管理部门的责权利;中层管理人员下驻站点充实基层。
优化监测巡护路线,提高团队数据处理能力,及时处理监测数据并根据结果调整巡护安排。截至2018年8月底,当年共监测巡护1212公里、281人次;收缴清理猎套35个,阻止砍柴2人,劝返游客181车次。此外,野生动物遇见率明显提高。
将社区工作纳入保护站的工作,加深保护区与各社区关系。截至2018年8月底,共进行社区访问179人次,访问了139户。开办农民田间学校一次、农民技术交流和学习两次。
扩大保护区扩展区,把周边社区全部纳入扩展区工作,将周边3个村纳入了联合巡护。
在新驿村和福寿村进行了社区保护的前期调查和动员,新驿村的保护成绩斐然,目前正推动新驿村将新驿沟40平方公里范围内建立社区保护地。
老河沟酒庄进行公司化改革,定制农业将真正接受市场考验;后勤管理等支持性部门重归保护区管理。
- 地 区:四川省 绵阳市
- 创建时间:2018-09-12 14:25
- 提交时间:2019-07-26 14:27
- 面 积:110.00 平方公里
- 生态类型: 森林
- 治理依据:委托管理协议
- 管理团队:有专职巡护员管理团队
- 专职人员人数:人
- 资金来源: 公益捐赠
- 审核意见:已核实
- 经度:104.726656 纬度:32.511951
- 推荐机构: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
- 管理主体:民间社会组织(包括基金会、NGO、民非等形式)
- 管理机构名称:平武县老河沟自然保护中心
- 是否制定了保护目标及相应的保护计划:
- 土地权属:部分国有,部分集体/个人所有
- 保护行动: 协助森林公安打击非法利用资源
- 主要保护对象:大熊猫、川金丝猴,亚洲金猫,羚牛,珙桐,红豆杉等珍惜动植物以及他们赖以生存的森林,溪流
- 可持续运营措施: 政府购买捐赠长期承诺
- 是否在政府已建的自然保护地内(包括国家公园、各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公园、国家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国家水利风景区、世界遗产、自然保护小区等):
- 其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