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
保护地资料
- 地 区:海南省 海口市
- 创建时间:2023-09-27 16:01:33
- 提交时间:2023-09-27 16:01
- 面 积:13.00 平方公里
- 生态类型: 湿地
- 治理依据:其他
- 管理团队:有专职巡护员管理团队
- 专职人员人数:人
- 资金来源: 政府购买服务 公益捐赠 自然教育活动
- 审核意见:已核实
- 经度:110.33119 纬度:20.031971
- 推荐机构: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
- 管理主体:民间社会组织(包括基金会、NGO、民非等形式)
- 管理机构名称:
- 是否制定了保护目标及相应的保护计划:是
- 土地权属:部分国有,部分集体/个人所有
- 保护行动: 针对主要威胁的常规巡护 自然资源本底调查和常规监测
- 主要保护对象:一、河流湿地生态系统。河流湿地是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最重要的湿地类型。它不但是整个湿地公园的骨架和廊道,把上游的水库、沼泽,中游的稻田、河漫滩和下游的河口湿地连通起来,还为花鳗鲡、野生稻、红树等众多水生动植物提供生存繁衍的空间。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定位是打造中国最具生命力的都市河流。 二、栗喉蜂虎。栗喉蜂虎色彩艳丽,飞行姿态优美,深受人们的喜爱,被誉为“中国最美丽小鸟”。栗喉蜂虎每年夏季会来海口繁殖,选择河流下游和滨海的沙质崖壁挖洞做窝,捕食蜻蜓等各种飞虫,与河流湿地关系密切。
- 可持续运营措施: 已有政府购买服务或公益捐赠的长期承诺(5年以上)
- 是否在政府已建的自然保护地内(包括国家公园、各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公园、国家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国家水利风景区、世界遗产、自然保护小区等):完全在内
- 其他信息:海南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创建于2017年,总面积1300.58hm2。2019年12月,湿地公园通过试点验收正式挂牌。公园范围主要包括永庄水库、五源河及五源河河口海域3个湿地板块,河口段紧邻海口市政府。五源河发源于羊山湿地,全长27公里,自南向北于海口市西海岸注入琼州海峡。 公园湿地面积为958.39hm2,占总面积的73.69%,具有库塘-河流-浅海水域复合湿地生态系统,同时水环境在淡水区-咸淡水过渡区-咸水区均有分布,共同构成了丰富而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尤其是五源河上游有次生热带季雨林和热带草地残存,拥有城市内稀缺的动物栖息地和植物生境,并兼具类似稀树草原河流湿地的湿地特征,在海南岛乃至全国湿地类型中具有独特性。 五源河多样的湿地生态系统孕育了不同的生物类群,湿地生物多样性极高。公园共有野生维管束植物96科318属427种,在五源河的城市河段,还生长着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水蕨、野生稻。动物资源方面,共有野生脊椎动物25目66科154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如红原鸡、褐翅鸦鹃、虎纹蛙等多达11种,以及在城市难得一见的豹猫等野生兽类。五源河河口段所处的海口西海岸是海南已知最大的栗喉蜂虎繁殖地。五源河蜂虎栖息地于2018年5月被发现,并迅速吸引了观鸟拍鸟爱好者的关注。由于西海岸正在逐步开发,非法采沙仍时有发生,五源河湿地公园的重要性愈加凸显。目前,五源河蜂虎栖息地已成为距离市区最近的最佳蜂虎观赏点,成为拍鸟爱好者的“网红打卡点”。 2019年10月,“五源河湿地教育中心”正式挂牌,并成为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网络湿地教育中心样板点。在保尔森基金会、老牛基金会、红树林基金会的支持和指导下,湿地教育中心完成发展规划编制,确定了教育中心的愿景和目标。2019年,湿地教育中心初步建立管理团队,开发了4门中小学课程,并在湿地公园开展了10场学校课程活动、2场政府单位定制活动(受疫情影响,2020年截止目前仅开展了2场自然教育活动,分别是海口湿地小记者及秀英区政府党员生态文明教育蜂虎主题活动)。此外,湿地公园现已初步建立标识解说系统,非人解说设施品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自创建以来,湿地公园的建设秉持生态文明理念,将水利工程生态化,以“南中国河流湿地修复典范,城市河流生命景观样板”为目标,力图将五源河打造成一条“都市生命景观河流”。湿地公园将在保护河流生态系统完整性、河流生态功能、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依托邻近城市中心地理优势,积极探索湿地合理利用,充分发挥保护地社会服务功能,为市民休闲游憩,湿地自然教育,全社会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一个绝佳场所。